产品筛选 共387件产品
收起
产品:
产地:

柳林4LZ-5.0B1全喂入联合收割机(纵向轴流)   4

纵向轴流脱粒;可选装自动清扫式水箱风罩;粮仓部件(最大旋转角度达到90度);优选国三动力;(350mm)高地隙底盘,通过性更强。

春雨4YZP-2玉米收割机   4

公司的主导产品有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、油菜五大系列联合收获机,各型号手扶拖拉机。

雷沃谷神CC04(4YZ-4B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4

收获行数4;配套马力140;行距550mm;适应行距范围500-620mm;前轮距1900/2177mm;后轮距1800/2100mm;摘穗台幅宽2250mm;还田机形式:中置;摘穗辊形式:板式;

惠田1JH-172秸秆粉碎还田机   4

本机与拖拉机配套机型,采用后置三点悬挂,靠后输出轴传递动力,通过变速换向再通过三角带最终驱动刀轴高速旋转。

勇猛4YZ-4Q(550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3

技术特点:1、收割速度快割台专利技术,对刀式拉茎,拉茎速度快;专用扶持器,强制喂入,更加适合收割倒伏玉米,收获效率更高。2、剥皮效率高剥皮机专利技术,采用橡胶辊与铸铁辊组合剥皮机构,剥皮速度更快、剥净

雷沃谷神RG50(4LZ-5G)水稻收割机   3

动力强劲○采用100马力名优发动机,动力强劲,作业高效;○风扇直径加大,散热能力强,可靠性高。作业高效○大排量液压无级变速器(HST),操纵更省力更灵活;○采用成熟的纵轴流脱粒技术,收获作业速度快,可

久保田PRO588i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  23

久保田588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已经升级为全新588I半喂入

五征4YZP-4玉米收获机   3

四行自走式玉米机收获机亮点:4YZP-4四行玉米收获机在保持原有稳定性、可靠性的基础上,不断进行优化升级,整车效率高,剥皮干净,籽粒损失少等优势进一步提升,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。

刚毅4L-0.6A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  3

技术参数:名称单位参数型号/4L-0.6A结构形式/全喂入履带自走式配套动力/188F风冷柴油机标定功率kw7.5额定转速r/min3600结构质量kg450外形尺寸(长*宽*高)mm2720*130

中联重科PL45水稻收割机   3

加大清选面积;脱粒、清选能力提升,独特的分区筛片控制,物料分布更均匀,清选清洁度提高20%。加长滚筒,可调导草装置,适合多品种收获,作物适应性更强,经济效益明显;可选配500宽履带,高地隙底盘。

国丰4YZP-3B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3

该机是国丰公司2014年销量最高,用户最认可的一款中型三行机,车身短小精悍,适用于小地块作业,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的首选产品。

久保田4LZ-2.5(PRO688Q)全喂入水稻油菜收割机   3

1.外型尺寸(长×宽×高)(mm):4880×2255×25502.整机重量(kg):26003.发动机型号(型式):久保田牌V2403-M-DI-TE2-CKMS3(立式水冷4缸4冲程直喷式涡轮增压

勇猛4YZ-4Q(550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3

技术特点:1、收割速度快割台专利技术,对刀式拉茎,拉茎速度快;专用扶持器,强制喂入,更加适合收割倒伏玉米,收获效率更高。2、剥皮效率高剥皮机专利技术,采用橡胶辊与铸铁辊组合剥皮机构,剥皮速度更快、剥净

雷沃谷神CC04(4YZ-4B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2

收获行数4;配套马力140;行距550mm;适应行距范围500-620mm;前轮距1900/2177mm;后轮距1800/2100mm;摘穗台幅宽2250mm;还田机形式:中置;摘穗辊形式:板式;

迪马4168Y玉米收获机   2

实现了行走液压驱动,取代了无级变速轮、离合器和增扭器,减少了故障率;2.主要传动轴材料升级,强度更高,传动更可靠;3. 主要皮带、轴承和液压件选用进口资源,可靠性大幅提高。

雷沃CC04(4YZ-4B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2

收获行数4;配套马力140;行距550mm;适应行距范围500-620mm;前轮距1900/2177mm;后轮距1800/2100mm;摘穗台幅宽2250mm;还田机形式:中置;摘穗辊形式:板式;

久保田4LZ-2.5(PRO688Q)全喂入水稻油菜收割机   1

1.外型尺寸(长×宽×高)(mm):4880×2255×25502.整机重量(kg):26003.发动机型号(型式):久保田牌V2403-M-DI-TE2-CKMS3(立式水冷4缸4冲程直喷式涡轮增压

国丰4YZP-2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1

行走系统为无级变速,增加了作业时前进速度的调节范围

国丰4YZP-3E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  1

该机型采用大型专用摘穗辊式割台,拉茎速度快、籽粒损失少,含杂率低。整体桥,密封性最好,底盘可靠性比边减箱式和普通大齿圈结构承担能力分别提高60%以上,寿命十年以上。